賈新光:新能源汽車不能躺在財政補貼上發展
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四部委下發了《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通知與此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稿政策關鍵點變化較大。
政策的變化首先是補貼退坡“坡度變陡”。在征求意見稿中,2017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10%,2019年補助標準在2017年基礎上再下降10%。在正式通知中,改為: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如此,部分企業希望以發展新能源車來緩解2020年汽車平均油耗考核的壓力,現在看來是很難平衡了。這一政策改變的目的,就是鞭策企業利用好財政補貼,加快新能源車商業化。
其次是質保要求有所降低。在征求意見稿中,要求乘用車生產企業對電池、電機、電控提供不低于十年或15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的質保期限,商用車生產企業(含客車、專用車、貨車等)提供不低于八年或30萬公里的質保期限。在正式通知中,質保期限分別改為乘用車不低于八年或12萬公里,商用車不低于五年或20萬公里的質保期限。這一點顯然是企業苦苦哀求的結果。有專家認為,通知的質保標準相對于征求意見稿更合理、更加務實?,F在的新能源車很少能在十年內保證電池的正常高效使用?,F在的問題是由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時間短,缺乏數據支持,不是所有企業都有底氣。從另一角度看,十年或15萬公里的質保要求其實并不高。據媒體報道,至2014年6月底,深圳有850輛比亞迪e6電動出租車,其中四年前投放的第一批車一直在高強度運營著,有4輛單車運營里程超過50萬公里。
國內從2010年開始執行第一輪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但是市場反應極為冷淡,2009-2013年,國內新能源車累計產量不到9萬輛,2014年銷量也僅為74763輛。有人質疑,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一輪的補貼又以提高門檻、降低金額、翻倍退坡為特點,是否欠考慮?工信部部長苗圩指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希望能夠放幾條具備一定技術水準的鯰魚進來,把這池水攪活,推動行業整體發展,而不是放一批蝦米進來?!睕]有任何一個產業可以單靠補貼維持發展,加快產業化進程、降低成本、鼓勵優勢企業規?;a才是國家補貼的初衷。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