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華杰:新能源客車退坡釋放什么信號
近日,國家政府網公布了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這個政策公示了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以及未來2017-2018年和2019-2020年退坡幅度為20%和40%。
粗略看了一下媒體對于此次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報道,多數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退坡額度的報道,多數引用了20%和40%兩個額度,筆者個人意見有點夸大和誤導。
2015年新能源客車補貼
新能源汽車補貼該不該退坡?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去年討論比較熱,正如筆者此前談到的,新能源汽車屬于“政策導向市場”,補貼只是導向的手段,退坡是個必然的過程,現在談論的話題不是“退坡與否”,而是這種退坡時機是否成熟。
2016年新能源客車補貼
我們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只占據整個汽車市場份額極小一部分,不過,增長速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較為樂觀,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都快速增長,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新能源汽車生產7.85萬輛,銷售7.48萬輛,比上一年分別增長3.5倍和3.2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比上年分別增長2.4倍和2.1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比上年分別增長8.1倍和8.8倍。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生產27271輛,銷售26581輛,同比分別增長2.9倍和2.8倍,遠超同期汽車產銷增速。
這些銷量數據里面有一部分屬于公共領域用車,實際的銷量未必如此,不過,相對應來講,新能源汽車的科普、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都有了實質性的突破,至少,此前大家談論新能源汽車都在談論是否安全,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相對應來講,已經上升到自己要不要買一輛,希望不久的將來在談論這個事情,上升為自己買哪一款新能源汽車,這是個必然的過程。
所以,這個時候來講,適度退坡,不僅僅不會打擊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更有可能刺激市場,加速市場,讓一些觀望的消費者,到2016年的時候,可能補貼政策下滑,自己的車輛就要貴了,中國人永遠是“買漲不買跌”的,這種加速是有可能的,就像如果現在宣布上海的新能源免費車牌,明年不送了,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會快速增長,當然,這是個極端的例子,屬于“殺雞取卵”,更合理的策略則是退坡有個合理的幅度,否則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再看看退坡額度,“補助標準主要依據節能減排效果,并綜合考慮生產成本、規模效應、技術進步等因素逐步退坡。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p>
暫時無法預測之后幾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不過如此大額度的取消補貼,還值得商討,成本的下降不會出現如此大的變動,當然,這些還要基于整個市場銷量情況,相信這種規劃在未來執行的時候,會進行相應的調整。
電能能耗成為客車補貼門檻 釋放什么信號?
因為大家關注焦點在乘用車,事實上商用車,特別是客車新能源汽車補貼,透露的信號更多,對于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有一定的預示作用,我們不妨來進行分析。
第一個信號,粗放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已經結束,新能源客車補貼從原來的以車長論補貼增加了能耗部分,之前筆者文章談到過著問題,“新能源汽車節能是基于概念”,概念就是“假設純電動汽車最節能”,然后依次類推計算的,現在來看,能耗概念的因素,補缺這個短板,之前筆者談到以“續駛里程”等為唯一補貼指標不劃算,因為非常沒有技術含量,盡量加大電池就可以延長續駛里程,現在考慮到每公斤車輛的能耗,則是技術活了,技術含量瞬間就上去了。
當然,一定層次上,我們也看到,政府這種導向行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越來越專業。
第二個信號,商用車的變化,對于乘用車來講,要有“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意識,大家關注新能源汽車比較少,事實上,由于補貼額度大,新能源客車發展的速度是非??斓?,這個時候退坡也好、門檻技術增加也好,都早于乘用車,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新能源客車的現在就是新能源乘用車的未來。
對于多家汽車制造商來講,當下的研發相對粗放,單純設計續駛里程已經較為吃力,這個時候去精細研發能耗,就需要拿出足夠的勇氣和魄力去推進深入研發。
第三個信號,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及產品分化期來臨,如果能耗概念引入,就像當年排放法規出來的時候,拼核心技術的時候來了,不是你拿出一個續駛里程,國家就認可,這個角度來講,未來新能源乘用車領域的競爭就更加殘酷了,不過這種暗戰似乎還在暗流之下,能夠看到的才是贏取未來的關鍵。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