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逸凡:共享出行緩解交通擁堵 全國分時租賃車輛約10萬輛

截至目前,國內注冊運營分時租賃的企業數量已達300多家,全國分時租賃車輛總規模約為10萬輛,其中上規模的分時租賃企業約30家,業務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

第5屆鋰電“達沃斯”論壇現場

第5屆鋰電“達沃斯”論壇現場

鋰電“達沃斯”-我愛電車網11月24日訊(張倩 梁小婧 廣東汕頭 圖文直播)11月23日,一年一度的全球電池行業盛會——第5屆中國(廣東·汕頭)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ABEC 2017,鋰電“達沃斯”)在廣東汕頭隆重開幕,來自全球鋰電新能源產業鏈的礦產資源、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設備、檢測、電芯制造及組裝(PACK)、電池管理系統(BMS)、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儲能等700多位重量級貴賓、行業企業家出席。

汕頭市一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逸凡

汕頭市一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逸凡

24日下午,汕頭市一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逸凡在論壇上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了《共享出行對于城市交通的影響》,中國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陳逸凡介紹,目前中國已經形成625億美元的共享經濟市場,并保持54%的高速增長,到2018年有望達到2300億美元,在全球共享經濟中的占比由33%提升至44%,成為領軍力量。

短短3年,汽車共享出行已迅速發展到年訂單量17.7億單、創造550萬就業崗位、吸引投資234億美元,中國約2.5億用戶每周至少使用1次共享出行軟件。汽車共享出行直接需求將由2015年的816萬次/天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3700萬次/天,對應市場容量有望由660億元/年增長至3800億元/年,而潛在需求帶來的潛在市場容量更有望達到1.8萬億元。

陳逸凡認為,共享出行在緩解交通擁堵方面,作用顯著:北京CBD晚高峰擁堵時間明顯縮短;廣州市交通規劃研究院通過7個月對廣州昌崗地鐵站周邊黑車數量進行統計,共享出行出現后,82%的市民放棄乘坐黑車;共享出行投放后,深圳公交盲區減少99.34%;共享出行讓地鐵服務半徑擴大,在上海外環線周邊的地鐵站附近數據測算,服務面積從190平方公里擴展到了670平方公里,服務的居住人口從350萬擴展到了780萬,服務的就業人口從270萬擴展到了580萬。

根據普華永道2017年7月發布的《2017中國共享汽車現狀與趨勢報告》,截至目前,國內注冊運營分時租賃的企業數量已達300多家,全國分時租賃車輛總規模約為10萬輛,其中上規模的分時租賃企業約30家,業務主要分布在一二線城市。

國外也有研究表明,1輛共享汽車的作用可以代替13-19輛私家車。由于可以駕駛共享汽車,很多家庭放棄了第二、第三輛車的購買,有些家庭甚至一輛車也沒有,從而降低了城市的汽車保有量,有助于減少交通擁堵和停車需求。

陳逸凡認為,有以下幾點因素驅動中國互聯網共享汽車發展:一是政策優勢,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支持共享出行的解決方案,現行的建構政策,公務車的改革和契機;二是消費升級,消費習慣和意識的改變,從擁有到使用,從財產到工具;三是需求旺盛,2017年中國私家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億輛,共享汽車駕駛人已經超過三點多億人,人均汽車保有量仍不能滿足出行的需求;四是節能環保,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僅統計在內20個城市共享汽車累計行駛5.93億公里,相當于節省了4750萬噸汽油,直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3多萬噸;五是技術的進步,從理論上看,共享汽車是繼步行、自行車、公交車、軌道交通、出租車后的又一項綠色交通,滿足了特定人群的出行需求,其共享屬性和保有量的利用符合公共利益。政府鼓勵共享出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消費升級后,更加多樣化的出行需求以及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共享出行的發展。

陳逸凡強調,共享出行的優勢,只有在廣泛的市場和調查、評估、科學的交通和停車計劃,合理的交通立法到位的前提下,才能凸顯出來。在符合城市交通規劃的前提下,共享汽車服務才能得到充分發展,逐步形成有利于緩解交通的最佳模式。

“目前發展共享汽車服務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因此,一帆出行剛剛在汕頭投放了100臺共享汽車,預計到2018年將有1000臺以上的共享汽車在汕頭地區投入運營,其它地區也將逐步展開?!标愐莘脖硎?,“一帆出行正在用自己的努力讓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理念落地生根,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共享出行,讓道路更通常,環境更清潔,城市更美好?!?/p>

(以上觀點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