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迪電池潘儀:創新不是電池廠一家之事 需要產業上下游攜手
ABEC | 2022中國(廣東·東莞)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現場
電池“達沃斯”-我愛電車網8月31日訊(肖何 梁小婧 廣東東莞 圖文直播)8月30—31日,全球電池行業盛會——ABEC | 2022中國(廣東·東莞)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論壇在廣東東莞舉行。本屆論壇由廣東省東莞市人民政府、ABEC(電池“達沃斯”)組委會主辦,東莞水鄉特色發展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東莞產城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海融網、電池網、我愛電車網、能源財經網、電池百人會聯合主辦,來自全球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的“政、產、學、研、金、服、用”各界代表出席,圍繞“新賽道蝶變躍升 新勢力加速整合 新生態賦能中國”這一主題,在交流與分享中,實現精準對接,價值對話,資源整合,共享雙碳新機遇。
弗迪電池有限公司開發中心總監助理潘儀
31日下午,弗迪電池有限公司開發中心總監助理潘儀在論壇上做了題為《弗迪電池技術研發與創新》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刀片電池的技術升級、弗迪電池創新技術池、協同創新與合作共贏等,我愛電車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刀片電池的技術升級
潘儀講到,刀片系統進階之路,是從傳統電池包GP模組結構發展到刀片CTP,體積利用率提升了50%,并且支持磷酸鐵鋰體系,可以讓純電動車續航600-700公里的水平,在市場得到廣泛應用,很好兼顧到續航里程和安全的問題。另外,在做減法的設計優化中,電池成本降低了30%。
而CTB電池技術優勢是將車身地板和底盤一體化設計,改變了電池的安裝形式,體積利用率較CTP提高25%。高度兼容,電芯尺寸定制化,排布方向靈活,結合化學體系進展的基礎上,可以把能量密度做到310+Wh/L,支持續航1000公里。另外,因為極簡化設計,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成本也是大幅度下降,在空間上可以提供額外的8-10毫米的空間。
據潘儀介紹,CTB技術幾乎能覆蓋新能源車的方方面面。整車方面,可以在造型、安全、操控、能耗方面提供更好的體驗;在車輛和電池安全性方面,CTB技術也可以通過電池車身一體化,將電池包傳力占比顯著提升,側柱碰安全性能提升45%以上。同時給車輛輕量化帶來機會。
另外一個方向是直冷直熱的應用,現在比亞迪的研究也進入了直冷直熱2.0階段,專利超過50款。比如換熱能力提升2倍以上,能耗降低了50%-60%,同時系統簡化帶來的空間和成本優勢也非常大。
此外,還有電化學體系技術升級換代,比如提升電池能量密度,改善性能;同時,還有一個機會是電解液,目前更多的從微觀結構到宏觀性能上建立連接,對SEM膜的結構、形貌進行分析和控制,在這個基礎上優化電解液。比如添加劑、鋰鹽的設計,實現阻抗更低、強度更高、化學穩定性更好的SEM膜,實現電池的阻抗和壽命的兼顧設計。
弗迪電池創新技術
潘儀表示,除了正在進行的技術申請之外,弗迪電池也在儲備下一代的電池技術。
在干法電極方面,電極制造過程減少了像NP之類的溶劑,不管是從能耗還是從產線的簡化,以及污染的排放等各個方面,干法提升都很大。除此之外,微觀構造的特殊性,在電解液動力學上會有比較顯著的差異,就有機會做出動力學更好的電極,也有機會把電極做得更厚。干法電極遇到的挑戰也比較大,不管是材料還是工藝,設備創新的角度,都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希望跟上游的廠家一起協同創新。
在正極材料方面,從2021年到現在,磷酸鐵鋰的增長很快,是比較有潛力的發展方向,比如磷酸錳鐵鋰,具有和磷酸鐵鋰一樣的晶體結構,化學穩定性、安全性是很好,也會帶來能量密度的提升。優勢是低溫放電很好,但總的來說,充電的特性、功率的特性,比磷酸鐵鋰差一些。另外一個是錳的問題帶來壽命的挑戰;目前來看,壽命剛剛夠用,也有一些差距,需要通過材料的改進以及電池設計上的優化,電解液的適配,進一步提升循環性能。
在負極方面,硅負極體系的優勢和挑戰都很明顯?,F在比較成熟的氧化硅體系,還有硅碳體系,會在膨脹的控制和循環改善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從最新進展看,循環壽命正在逐漸接近車用需求,而且有比較大的添加量。
此外,固態電池方面,比亞迪也已經布局了有些年頭,挑戰非常大,一方面希望把超高能量密度的負極,比如金屬鋰負極整合起來,同時固態電解質本身它的電導率、電子絕緣性,還有很大的提升。希望得到產業上游和學術圈的團隊形成合力,一起攻堅克難,解決協同應用的問題。
協同創新與合作共贏等
潘儀還提到,創新不是電池廠一家的事情,是和產業的上下游攜手,在整個產業鏈生態中去發展產品。跟下游的整合,有一些天然的優勢,比亞迪在整車和電池的整合中,也算是全球獨一家比較特殊的無縫對接的合作。同時我們也希望很多他山之石和其它主機廠的合作,帶來不同的思路,從整車的平臺規劃、整車安全、整車性能的匹配,從這些角度拓展產品的可能性。
同時,產業上游的供應鏈,以后也將是不斷加深加強的趨勢,在新的材料體系升級換代,以前覺得是發展方向的也正在轉向成熟和應用。包括跟零部件廠商的合作,跟設備廠商的合作,帶來產品的設計和產品工藝的革新,不管是產品更新換代,還是產線1.0、2.0、3.0,這個過程中都需要和供應鏈廠商攜手配合,實現產業創新換代。
(以上觀點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