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福要造的房長啥樣 潘石屹要造的車又長啥樣?

王傳福要造房?潘石屹要造車?當造房的遇到造車的,能迸發出什么新奇的想法?

王傳福要造的房“長啥樣 潘石屹要造的車又長啥樣?

王傳福要造房?潘石屹要造車?當造房的遇到造車的,能迸發出什么新奇的想法?

2018年8月19日,《潘談會》潘石屹對話王傳福,一起聊車、聊房、聊夢想?,F場妙語連珠、金句頻出。

王傳福想要造的房子長啥樣,潘石屹想要造的車子又長啥樣?

潘石屹拍了400多個企業家,最帥的會是誰?

哪個風口會產生下一個“騰訊”?

如何看待造車新勢力?

什么事對于王傳福來說“簡直是要命”?

這些問題,你都可以從文中得到答案。

下一個“騰訊”從這個風口產生

“算盤永遠打不出互聯網,電動汽車是智能汽車的基礎”,在電動化已成定局后,王傳福極度看好智能汽車的未來。他說,智能汽車是下一個風口,是嶄新的機會,會掀起新一輪創業潮,可能會誕生下一個“騰訊”。

在王傳??磥?,從機械手機到智能手機,是一個飛躍。而這個飛躍,主要在于“開放”,使得在智能手機上,可以點餐、付款、娛樂、叫車……可以做任何事情,也產生了騰訊、阿里巴巴等巨頭。

王傳福甚至判斷:智能手機改變了大家的生活,讓很多人成了“低頭族”,但“智能汽車”能做的更多,對大家的影響會比智能手機更大,“會讓很多人有家不回”。他的判斷依據有兩個:一是汽車的傳感器更多(汽車有341個傳感器,66項控制權,手機僅有10多個傳感器);二是汽車是長了腿的智能手機,應用場景更豐富。王傳福還舉例說,“汽車長了腿,讓汽車去取個東西完全沒問題,但手機卻干不了這個事情”。

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王傳福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宣布推出智能網聯的DiLink平臺,在全球率先開放汽車的341個傳感器,66項控制權。今年9月5日,比亞迪還將在深圳舉辦全球開發者大會。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DiLink智能網聯系統已經在比亞迪全新一代唐等部分車型上搭載,并得到外界的積極反饋。就連活動當天乘坐比亞迪唐到活動現場的潘石屹也點評道, “這車可以語音互動,說開天窗,天窗就開了;說聽音樂,音樂就來了;說溫度調低一點,溫度就低了,從來沒有坐過這么高科技的車,我能想到的都有了?!?/p>

王傳福要造的房“長啥樣 潘石屹要造的車又長啥樣?

王傳福眼中的造車“新勢力”

對于造車新勢力,王傳福認為是“行業的新鮮血液,但是路仍然任重而道遠?!?/p>

在王傳??磥?,有兩個因素值得大家注意:一是汽車有一萬個零部件,復雜度比造車新勢力想象的遠遠要難得多;二是汽車的產品周期很漫長,比如說一個全新的平臺開發至少要4年,而且競爭非常慘烈,市場給的機會可能就一次,如果你這一次這個產品周期、這個產品窗口沒抓住,可能就會死掉。他還判斷,“新能源造車的窗口期越來越短”。

當主持人提問:特斯拉來上海建廠了,比亞迪感到壓力了嗎? 潘石屹搶答道: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沒有感到壓力。

王傳福要造的房“長啥樣 潘石屹要造的車又長啥樣?

王傳福要造的房長啥樣?潘石屹要造的車又長啥樣?

當主持人問及王傳福要造什么樣的房子?王傳福表示,沒有想過要造房子,但正在造建筑友好型的軌道——軌道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與軌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融為一體。

2016年10月,比亞迪發布云軌,正式宣布進軍軌道交通產業。

王傳福曾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城市里的道路每年增長2%,但城市里的機動車年增速卻高達15%,因此要助力各大城市打造"軌道上的城市"。

很多一二線城市有地鐵,但仍然很堵,為什么?

王傳福給出的答案是“只有地鐵這樣的主動脈,缺少支干和毛細血管” 。城市需要不同運量、不同制式的軌道交通,做到大、中、小,運量匹配,這才是對癥下藥。

因此,比亞迪開發了中運量和小運量的軌道交通。

云軌屬于中運量的軌道交通;軌道可架設在綠化帶上,在低空運行;更為驚人的是,云軌造價僅為地鐵的1/5。

王傳福要造的房“長啥樣 潘石屹要造的車又長啥樣?

“云軌就是科幻片,讓人想到了《三體》”,這是潘石屹第一眼見到比亞迪“空中飛”的云軌時給出的評價。潘石屹還說,“地鐵埋在地下,云軌不一樣,所有人都看著它,它也看著所有人,放在城市空間中,就是一個藝術品,是城市靚麗的風景線?!?/p>

而在王傳??磥?,云軌不僅僅是藝術品,更重要的是能緩解擁堵問題,他說,“比亞迪可以利用中運量和小運量的軌道交通,在空中打造一張密密麻麻的軌道交通網絡,實現500米就有一個軌道交通口?!?/p>

潘石屹則說道,“要造車的話,與王總一起造,王總做(車的)里面,我做(車的)外面?!?/p>

這對于王傳福來說“簡直是要命”

回憶起剛剛創業,王傳福認為,當年機會很多,條件也很差。當年的夢想就是把公司做大,有一定的收入,讓打破鐵飯碗辭職來創業的兄弟們起碼不用愁錢花,這一點現在實現了。隨著產業規模的提升,現在“希望以產業報國”。

王傳福講述了一個讓自己心里 “黑暗”的故事:當年出國受到的“人格的侮辱”——海關一定要看返程機票,認為中國人出去國外就不會回來了。在王傳??磥?,中國人鞋可以不要、衣服可以不要,只要有機會就行了,改革開放給了中國人機會。他以深圳為例,“當時深圳是一個小漁村,誰也想不到今天能發展得這么好,2000多萬的人的城市,經濟一枝獨秀”。

他說,我們這個民族不笨、不懶,只要給機會,我們就能做得更強大,造車、造房、互聯網、半導體都應當如此。

他還對潘石屹說,“我們這代人就是閑不住,要是真的閑下去,那是最大的痛苦,你能每天不干活嗎?這簡直是要命?!?/p>

王傳福要造的房“長啥樣 潘石屹要造的車又長啥樣?

創業路上“最苦的場景”

在王傳福眼中,1995年的深圳,“到處都在建設,亂哄哄的,塵土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