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輝:鋰電池十年來價格下降近85% 中國已形成全球最完善產業鏈

吳輝介紹,目前鋰電池的兩大關鍵指標——成本和能量密度均實現了大幅度的改善,為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十年來,鋰離子電池價格下降了近85%,由2011年的3800元/Kwh下降到2020年的578元/Kwh;與之相反的是,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近3倍,由2011年的80wh/kg上升到2020年的270wh/kg。

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吳輝,2021研討會

2021第二屆下一代電池技術與市場應用研討會現場圖 攝影/電池網張倩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4月15日訊(陳語 林音 山東棗莊 圖文直播)“鋰電新能源車正由政策驅動逐步轉向政策+市場雙輪驅動”,據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介紹,燃料電池和儲能產業仍處于依靠政策驅動階段,氫燃料電池在特定領域開始了示范應用,未來十年主要目標依然是提升功率密度和降低成本并提高壽命;“十三五”期間,半固態電池進入產業化前夕。

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吳輝,2021研討會

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

4月15日,在山東棗莊高新區召開的2021第二屆下一代電池技術與市場應用研討會上,吳輝發表了題為《地方政府電池新能源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前瞻性研究》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電池新能源產業發展“十三五”回顧與“十四五”展望、地方政府“十四五”發展思路等,電池網選取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中國已形成了全球最為完善的鋰電池產業鏈

吳輝介紹,目前鋰電池的兩大關鍵指標——成本和能量密度均實現了大幅度地改善,為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十年來,鋰離子電池價格下降了近85%,由2011年的3800元/Kwh下降到2020年的578元/Kwh;與之相反的是,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近3倍,由2011年的80wh/kg上升到2020年的270wh/kg。

中國已形成了全球最為完善的鋰電池產業鏈,202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由2014年的30.4Gwh增長到158.5Gwh,全球占比提升至53.8%。中國鋰離子電池產值由于價格下滑導致增速逐步放緩,2020年同比增長9%至1696.4億元。

吳輝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將達1640萬輛,整體滲透率將超過20%;2025年鋰離子電池全球需求量正式邁入TWH時代,其中汽車用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919.4Gwh。

在產品格局方面,從近兩年中國乘用車電池不同技術類型電池月度裝機量占比來看,動力電池三元仍占據主導地位,鐵鋰占比提升;中國方形電池占比保持80%左右,主要是因為頭部企業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均采用方形電池。

在企業格局方面,吳輝表示,目前的格局相對不穩定,在不同電池細分領域均出現了在全球具備一定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其中,在動力電池領域已經出現五家全球性競爭力居前的企業:松下、三星、LG、寧德時代、SK。同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大量供應本土和海外電池企業。

吳輝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基本形成了全球最為完善的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且在鋰離子電池企業自我發展和政府主動招商的背景下,中國形成了明顯的鋰離子電池產業集群。

具體來看,北京和天津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大量鋰電產業鏈的研發機構和產業鏈企業。主要包括十八所、天津力神、盟固利、巴莫科技、北京當升、北大先行、天津金牛、北京衛藍等。

江西省依托宜春的鋰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亞洲鋰都。目前已經聚集了福斯特、江西紫宸、江西正拓、國軒、恩捷等在內的鋰電產業鏈企業。另外,省內的新余市也將鋰電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動力電池的發展帶動了長三角鋰電池產業的發展,長三角區域由于聚集了大量的整車制造產能,吸引了包括寧德時代、孚能科技、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力神、LG化學、SKI等在內的龍頭企業的布局,從而帶動了包括北大先行、當升科技、九九久、新宙邦、國泰華榮等產業鏈企業的入駐和擴產,逐步形成了金壇、溧陽等具有明顯鋰電特色的產業集群城市。且大量的企業研發中心落戶上海,生產制造基地落戶江浙。

寧德依托龍頭企業ATL和CATL,聚集了包括璞泰來、卓高、新嘉拓、廈門鎢業、國泰華榮、杉杉股份、上汽等產業鏈龍頭企業落戶,形成了明顯的產業鏈集群。寧德市政府打造的鋰電新能源特色小鎮入選全國第一批特色小鎮。

珠三角地區是傳統鋰離子電池及材料制造產業的優勢地區,聚集了大量的產業鏈企業。代表企業包括比亞迪、億緯鋰能、比克、欣旺達、德賽電池、ATL、格林美、珠海冠宇、貝特瑞、鵬輝能源、雄韜股份、科達利、天貿、天賜、新宙邦、德方納米、博力威、品勝、珠海賽維、杉杉、翔豐華等大量產業鏈企業,是目前中國鋰電產業鏈最發達和完善的區域。隨著珠三角產業結構調整,大量產業鏈企業開始往中西部區域轉移。

長沙依托中南大學在鋰電池材料領域的優勢,形成了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集聚區。區域內聚集了包括杉杉能源、長遠鋰科、星城石墨、中鋰隔膜、桑頓新能源、湖南邦普等產業鏈龍頭。

川渝地區近年來大量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依托廉價的要素資源優勢,逐步形成了鋰電產業鏈又一集群。重慶依托發達的汽車工業,吸引了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入駐,宜賓依靠五糧液帶來的財政實力招引了寧德時代,從而帶動了大量的產業鏈企業入駐宜賓。遂寧市政府依托廉價的電費和本地的龍頭企業天齊鋰業打造了鋰電材料產業集群,并且致力于打造中國鋰都。

依托本地廉價的要素資源和礦產資源,青海吸引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北大先行、諾德股份、鹽湖股份等在內的鋰電產業鏈企業。

前瞻性的戰略規劃和產業研究是打造產業集群的基礎

“作為發展初期的新興產業,政府對于電池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影響能力?!眳禽x分析稱,前瞻性的戰略規劃和產業研究是打造產業集群的基礎。

我國多年來形成的規劃體系,存在著發展規劃和空間規劃兩大系列,發展規劃和空間規劃的典型代表分別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城市(土地)規劃。產業規劃并不屬于國家強制規劃序列,它以發展規劃為主,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更為具體務實,同時也涉及一些空間規劃的內容。

產業規劃需注意預防陷入編制組織不得力、對外部環境條件與內部資源的產業利用價值沒有客觀認識、規劃的深度和高度不夠、規劃趨同性問題嚴重、規劃的可操作性不強等誤區。

同時,吳輝建議遵循“四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和思路,即,搶位發展(搶占先機,率先布局高端產業),本位發展(激活存量,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換位發展(把握時勢,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定位發展(科學定位,確保產業規劃落地)。

擴大產業規模與提升產業層次相結合,以擴大產業規模為主;壯大本地企業與引進外部企業相結合,以引進外部企業為主;重大項目引進與城市品牌營銷相結合,以重大項目引進為主。

(以上觀點根據研討會現場嘉賓發言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

2021第二屆下一代電池技術與市場應用研討會

【2021第二屆下一代電池技術與市場應用研討會】

4月15日,由棗莊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電池網主辦的2021第二屆下一代電池技術與市場應用研討會順利召開,來自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各環節核心企業代表、科研院校專家、研究機構領軍人物、媒體代表等近150位嘉賓齊聚山東棗莊,共議鋰電池產業的升級之路、固態電池的量產之路、燃料電池的商用之路、最具投資價值的下一代電池技術等,就下一代電池的產業技術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