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汽車沈暉:車市“寒冬”反而是新能源車希望的賽道
“退坡補貼、車市‘寒冬’反而是新能源車希望的賽道?!?月13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沈暉在接受《中國汽車報》等媒體專訪時樂觀地認為。在現場,他還與威馬汽車合伙人、首席技術官閆楓就智能化汽車應具備生命體特征、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不利因素可能是福音
沈暉表示,威馬汽車作為造車新勢力,創業伊始就考慮到了多種因素,但是首要的是專注于把產品做好,產品做不好補貼再多也沒有用。新能源車退坡補貼對產品做得好的企業不見得是壞事,可能是福音。之前消費者為了補貼隨便先買一輛車,用的時候體驗不好,還不如一開始看準一個好的產品。退坡補貼對于威馬這樣專注于把產品做好的企業反而銷量上漲的機會更大。如果沒有補貼,消費者會更加專注于產品,對銷售商、對用戶反而是好事。因此,從戰略上看,首先產品必須強調安全可靠、質量穩定、體驗出色、成本合理,做到這幾點可以讓一家企業健康發展。
而對于車市“寒冬”的說法,沈暉認為,“寒冬”是概念性的。去年以來的市場跟過去相比不一樣。2018年,整個乘用車市場改變了過去28年連續增長的趨勢,但是同時要看到新能源汽車還在增長當中,這里面有多種原因,很重要的原因是新能源車用戶要求越來越高,產品越來越好。
說起造車新勢力,沈暉認為整個中國汽車工業都是新勢力,理由是做得再好的企業也就幾十年,而美國、日本、德國的有些世界老牌車企,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創業企業成長初期總有壓力,只要把自己的事業做好,跟友商一起把新賽道做得更大,占據頭部位置就是目標。
做好主場才能“走出去”
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沈暉并不陌生。他表示,威馬團隊中有來自于中、美、德的業界精英。他在美國工作十幾年,在歐洲的時間有七年半,而且差不多一半的時間在歐洲,包括德國、瑞典、意大利。從而了解到,做車這個行業很特別,需要整合全世界的一大堆資源,閉門造車是造不出來的。威馬對歐美資源比較了解,知道他們的技術趨勢、用戶以及跟國內企業的區別。如今大家講得比較多的技術、代工、新能源車等,在海外并不是新東西,包括造車新勢力面臨的很多問題。
規劃方面,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不管是汽車或者其他行業都有一個本地市場效應,要把自己的主場做強。威馬汽車就是要把中國主場做扎實,目前在海外布局方面主要是先行研究,對他們的技術趨勢,哪些是中國用戶能夠接受,哪些可能不需要等都要研究。但如果是真正要出口、或者在當地設一些運營機構的話,要先把自己的主場做好,盲目地跑到別人市場去,風險會比較大。
智能汽車要像生命體
沈暉表示,為什么叫威馬的智能汽車叫Living car,因為智能化的最高階應該就像生命體一樣有生命、鮮活的,就像人一樣。從理念的高度上來說,汽車智能化契合威馬公司的戰略,威馬要做一家未來智能硬件公司,而不僅僅是一家汽車公司。威馬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是做智能電動汽車的普及者;第二是當前的任務,要成長為數據驅動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是做智慧出行的服務商。
落實到在技術架構和產品上,就是軟硬件的相互協作配合。軟件驅動硬件的內核是數據,數據對內對外分兩套:第一要讓智能汽車成為生命體,像人一樣,在座艙里面要對人更了解。通過對人的數據了解,車要“更懂你、更懂用戶”,也會在車里抓取很多用戶使用習慣,幫助造車企業理解用戶,給用戶最好的服務和體驗。第二是數據讓車更懂環境。為什么會推自動駕駛,就在于通過傳感器賦予車更多的感知能力,感知環境、感知道路,讓車自己解決駕駛中出現的問題。所以公司的理念、戰略、產品、技術都是一脈相承,都在通過軟件、軟件驅動的硬件,給用戶帶來全新一體化的體驗。
要造優秀的車,轎車方面也有規劃,而且威馬在自動化、智能網聯方面的投入是堅定不移的。不僅這方面能力在不斷的建設發展中,而且跟博世、百度的合作也很重要。威馬有非常清晰的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的規劃和戰略。核心是要跟用戶、環境、人的數據閉環形成,最終所有的東西都是靠數據。威馬在量產車上實現智能化,就意味著數據閉環的第一步已經堅實地邁出去,之后就可以加快以數據驅動的軟件、以數據驅動的算法?!巴R的戰略是要做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智能汽車?!鄙驎煴硎?。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