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山: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會非常慘烈

新能源在全球來看,中國走的最急。無論是電池的成熟度、匹配度,成本控制、還是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等來看,并不是由消費者去統籌推進的,應該說還是得靠市場的力量,所以如果來早的話就會面臨很多問題,而來晚的話會失去市場。

騰訊汽車原文配圖

騰訊汽車原文配圖

1月13日下午,騰訊汽車2020TTA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

在由資深媒體人、騰訊新聞專家何潤鋒主持的《巔峰對話》環節,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馬振山就當下熱門的新能源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為對話實錄節選:

騰訊汽車原文配圖

何潤鋒:一汽-大眾直到去年才開始系統性地去推出電動汽車的產品,您覺得晚嗎?

馬振山:我們覺得來的正是時候。因為從現在來看,去年整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也不是很順利,從政策、從接受度,從技術條件來看,這個市場不可能一帆風順。去年我們推出了兩款新能源車,在今年還會有MEB平臺的新車面世,我覺得整個節奏以及從市場的接受度來說,我們來的并不晚。

何潤鋒:雖然說一汽-大眾在新能源車的投放上起步比較晚,但是速度非常的快,不過也有很多人質疑你們用力過猛,您怎么看?

馬振山:新能源在全球來看,中國走的最急。無論是電池的成熟度、匹配度,成本控制、還是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等來看,并不是由消費者去統籌推進的,應該說還是得靠市場的力量,所以如果來早的話就會面臨很多問題,而來晚的話會失去市場。所以我覺得一定要根據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去盤算你的進度是早還是晚。從大眾的角度來講,并不覺得來晚。

何潤鋒:您覺得中國新能源市場容量能否支持大眾如此大規模的新能源投入?

馬振山:從技術儲備和投資來看,確實是比較集中。至于是否用力過猛,并不是每個廠家都會按照原計劃一直往前推,各自都會調整。雖然德國大眾給人的印象是一個龐大的企業,但事實上這家企業靈的狠。我在大眾體系工作了二十年,深知這一點,也請大家不用擔心。

何潤鋒:這種沒問題的背后,您覺得一汽-大眾在新能源領域的后發優勢有哪些?

馬振山:第一個是我們有龐大的品牌基礎以及經銷商的基礎,現在光一汽-大眾就有一千家4S店,其次是成熟的配套體系,這些都是我們面對未來很強大的信心來源。實際上大眾汽車集團近幾年轉型的力度非常大,未來會讓所有人都會很吃驚。

何潤鋒:如何看待明年的中國汽車市場?

馬振山:我覺得可能挑戰會更大一些,因為2020年整個市場并不樂觀,汽油車都不好賣新能源汽車更不好賣,而且各家的產能也都上來了,特斯拉也底價殺入,所以說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我判斷會更加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