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9車圈關鍵詞:銷量、碳排放、電動化、合并、造車新勢力
汽車行業總是在向前發展,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更加關注未來。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電動化、自動駕駛和其他新技術將深刻影響汽車行業的制造、動力以及銷售方式。
2019年,隨著保時捷Taycan、大眾ID 3和標致e-208等車型的推出,以及特斯拉Model 3在歐洲的上市,我們已經瞥見了這種未來。
這些新車型表明未來是光明的,但問題是,未來還沒有到來。但所有這些變化,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所造成的顛覆,正反映在2019年汽車行業的動蕩狀態中。以下是英國汽車雜志autocar總結的今年關鍵詞。
銷量低迷
分析師預計,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預計將下滑約310萬輛,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還要嚴重。其中,中國、美國兩大汽車市場的需求減弱是全球車市銷量整體下滑的最大誘因。
中國汽車市場的困境在持續。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今年1-11月累計銷量2311萬輛,同比下降9.1%,而乘用車累計銷量1923.1萬輛,同比下降10.5%。這是中國連續第17個月銷量下滑,也意味著中國將連續第二年下滑。2020年的銷量同樣不是那么樂觀。
美國汽車市場的銷量也陷入了負增長中而不可自拔。通用、福特和本田等主機廠都削減了各自在美國市場的產量。據惠譽國際評級預計,2019年美國汽車銷量將為1690萬輛,同比下降約2%。此外,西歐、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家及地區汽車市場也正在經歷衰退。
柴油價格持續下跌,加上反柴油立法的前景日益明朗,也是全球汽車銷量下跌的主要原因。在英國,柴油車的銷量同比下降超過22%,這對嚴重依賴柴油機的公司造成了打擊,比如捷豹路虎。
排放標準加強
2018年底引入的更嚴格的WLTP排放測試標準的影響延續到了今年,由于需要獲得新體系下的認證,導致車輛積壓,一些公司不得不暫時停止銷售某些車型。
汽車行業即將面臨的更大挑戰是,2020年歐盟新車型將實現95克/公里二氧化碳排放目標。如果只用柴油車,這一目標將是不可能實現的,而純電動汽車的銷售尚未回升,這就推動了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
如果未能達到這一排放目標,汽車公司將會面臨巨額罰款,因此,隨著汽車公司采取行動調整2020年車型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某些車型的可用性將受到影響。比如,奔馳正考慮將AMG車型適應歐盟提出的新排放要求,或將縮減75%的產品線,將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8%至100克左右。
電動化加速
要實現電動化,全球各汽車公司不得不對未來技術進行大量投資。電動化即將到來:立法者和越來越有環保意識的公眾要求汽車行業實現電動化。
各大公司不得不開發電動化動力系統,對生產設施進行大整修——在某些情況下,還得對整個業務進行大規模重組,而且還需要投資于自動駕駛、數字化和互聯技術。
現在就需要巨大的投資,但回報不會立竿見影。比如,電動汽車占2019年英國新車銷量的比例預計不到2%。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動汽車車型投入使用,這一數字將在未來幾年大幅上升。盡管增長會明顯,但要實現巨大的飛躍,各大車企仍需要對公眾有一定的說服力。
電動汽車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充電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焖俪潆娋W絡的增長并沒有反映出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各大制造商、政府和充電公司在爭論誰應該為所需的擴張提供資金。
合作成為趨勢
對未來技術的巨大投資導致了今年的另一個大趨勢:合作。單個企業無法自己為所有這些開發提供資金,而是越來越多地與其他車企合作來分擔成本。
豐田已經與包括馬自達、鈴木和斯巴魯在內的其他日本公司達成了一系列協議,以合作開發電動汽車。福特也與競爭對手大眾和初創公司Rivian達成協議,在一些平臺上制造未來的電動汽車。捷豹路虎和寶馬正在合作開發電動汽車零部件。就連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這兩家長期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也在合作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對規模經濟的追求也推動了許多公司正在考慮合并或收購。據報道,PSA集團曾考慮收購捷豹路虎;雷諾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舉行了合并談判。盡管兩者都沒有取得成果,但最終FCA和PSA達成了合并協議。該交易仍在等待最終批準,這將締造全球第四大汽車公司,僅次于大眾、豐田和雷諾-日產-三菱聯盟。
這一合并代表了車企之間整合與合作的總體趨勢,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向電動汽車的巨大轉變。這帶來了獨特的挑戰,使得一些項目和其他將之前獨立的項目合并在一起是不可避免的。
造車新勢力
多虧了一直備受爭議的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造車新勢力的領頭羊特斯拉很少遠離新聞頭條——2019年,它再次吸引了大量關注。
關于特斯拉的融資、股票價值和特斯拉未來的問題依然存在,但該公司在2019年的表現不錯:Model 3銷量強勁,首批車型進入了英國和歐洲大陸;推出了Model Y SUV和電動卡Cybertruck;同時在中國上海的超級工廠已經開始量產,并很快會交付首批Model 3。
但特斯拉并不是唯一一家引起公眾關注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也并不是所有的造車新入局者都那么幸運。蔚來經常被描述為中國的特斯拉,盡管該車型發布了多款車型,擴大了產品線,但投資者一直在質疑其盈利能力。它也深深陷入了財務危機之中。
另一家電動皮卡造車新勢力Rivian尚未推出第一款車型,但這家初創公司獲得了向福特提供車型平臺、為亞馬遜生產送貨車的巨額合同。這絕對是未來幾年值得關注的事情。
與此同時,人們對億萬富翁、發明家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所承諾的“突破性”電動汽車寄予厚望,但由于未能找到經濟上可行的方法,戴森在今年晚些時候取消了造車項目。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