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潮下暗潮洶涌 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警惕“圍攻”

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派繁榮之下,很多人敏銳地察覺到了更多暗流??缃缳Y本來襲,跨過車企蜂擁而入,大眾、保時捷、奔馳等世界知名傳統汽車品牌也爭先恐后跨進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合資潮興起,中國車企是否能在新一輪角逐中占領高地,自主新能源車企會否曇花一現?

不得不承認,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待確實有目共睹,就連最新消息都指出,在汽車購置稅將普遍上調3個百分點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依舊享有購置稅優惠政策。很顯然,無論是盛極一時的補貼政策,還是即將到來的雙積分制度,政策傾斜對象一目了然。 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派繁榮之下,很多人敏銳地察覺到了更多暗流??缃缳Y本來襲,跨過車企蜂擁而入,大眾、保時捷、奔馳等世界知名傳統汽車品牌也爭先恐后跨進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合資潮興起,中國車企是否能在新一輪角逐中占領高地,自主新能源車企會否曇花一現?

電動大巴 中國電池網資料圖

新能源汽車發展遇上了大氣污染防治,遇上了能源結構調整,成就了燎原之勢。但是盛景之下亦有暗流,業內人士提醒,外資介入,合資模式興起,自主品牌或將遭遇沖擊?!皬澋莱嚒?,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需要“超”的不僅是銷量,還有這些東西。

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當得上“突飛猛進”四個字,而供給側改革以及大氣污染防治又迅速支撐起了新能源汽車的強勢崛起。就連日本汽車巨頭日產公司高層人員都感慨地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繁榮盛況將直接惠及亞太地區。

不得不承認,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待確實有目共睹,就連最新消息都指出,在汽車購置稅將普遍上調3個百分點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依舊享有購置稅優惠政策。很顯然,無論是盛極一時的補貼政策,還是即將到來的雙積分制度,政策傾斜對象一目了然。

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一派繁榮之下,很多人敏銳地察覺到了更多暗流??缃缳Y本來襲,跨過車企蜂擁而入,大眾、保時捷、奔馳等世界知名傳統汽車品牌也爭先恐后跨進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合資潮興起,中國車企是否能在新一輪角逐中占領高地,自主新能源車企會否曇花一現?

這樣的疑問并非杞人憂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就說道,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但各方面實力與國際同類產品的差距不可能瞬間抹平。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盛景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競爭,我國自主品牌如何在資本狂涌的當下建立起更穩固的優勢?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曾說,我國自主品牌看似銷量一直占優,但是也不能忽略跨國車企仍處于觀望狀態下。一旦這些實力雄厚的車企發力,自主品牌可能會在地位未穩之際面臨“群狼圍攻”。徐長明也提醒稱,“居安思?!焙苡斜匾?。

經濟日報也發出社評稱,汽車產業發展史表明,大量合資公司的建立基本上等于送上了巨大的中國市場份額。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在改革開放的當下,新能源汽車合資是否仍會在合資潮沖擊下重蹈覆轍,關鍵還要看自主品牌能否崛起品質力量,“以我為主”。

業內人士分析稱,無論在什么時代,質量是硬道理,技術是軟實力,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能否渡過政策依賴期是關鍵??偟膩碚f就是,要加強技術研究,完善產業鏈,加速產業融合,提升推廣力度,構建新型生態圈,擴大自主品牌影響力。

專家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一定要做大做強,樹立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溢價力。當然,一個品牌的建立離不開核心技術的支撐,實現彎道超越的根本就是自身實力的不斷優化。具體到新能源汽車領域,從整車制造,充電樁建設,電機技術以及配套設施都把控主導權。

由于風險與機遇并存,業界對于合資還是不合資的問題也仍沒有定論。不過從新能源汽車發展來看,合資的利弊權衡更多的還是應該考慮,是否存在共贏關系。一方面,合資模式是汲取經驗,優勢互補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合資模式也能加快市場潛力挖掘。

市場開放的重要性是經過歷史檢驗的,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如果一味逃避外資進駐就可能陷入另一個困境——閉門造車。所以,新能源汽車廣闊的未來沒有爭議,新能源汽車需要在新經濟常態下加速發展也沒有爭議,至于應不應該接受合資模式,其實何嘗不是在考驗我國自主品牌能否在自主創新和智造品牌的道路上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