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猛增“威懾”全球,新勢力們遠征海外的攔路虎又有哪些?
2021年,我國汽車出口量表現搶眼,累計達201.5萬輛。同比增長104.6%,排名上升至全球第八。其中以乘用車數量占主導,出口161.4萬輛,同比增長1.1倍。國產汽車出口猛增“威懾”全球,相比于2020年國內乘用車76萬輛的出口總量,2021年國產汽車出海呈翻倍式增長。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當前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可以歸納為兩條并行發展的直線,一條是從燃油車向電動車的轉變,另一條是從功能車向智能車轉變,最終這兩條直線會交匯在一起,形成智能電動車;近幾年我國在汽車領域推行的政策,主要也集中于新能源和智能網聯。
在趨勢與政策的雙重導向下,催生了一大批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2021年自主品牌海外市場強勢抬頭,這也讓國內造車新勢力們嗅到了潛在的前景與機遇。
出 還是不出,這是一個問題
隨著汽車正被不斷重新定義,國內造車新勢力們已有諸多產品落地,在國內初顯規模效益,其中新勢力第一梯隊已紛紛上市,敲鐘聲不絕于耳。隨著海外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國內造車新勢力也加緊了海外市場的布局,如果將2019年定義為智能汽車爆發元年,那么2021年,就成為了新勢力布局海外市場元年。
當前,新勢力都在加速自己的出海進程,目標市場均為當地政策利好的歐洲多國,尤其是對新能源政策更開放度、環保意識更強、本土汽車工業較為薄弱的北歐地區。
2021年9月底,蔚來ES8在挪威上市并開啟用戶交付,正式打開歐洲市場,其計劃將于2022年年底開始在瑞典銷售電動汽車,據悉這將是蔚來2022年進軍的五個歐洲國家之一。小鵬也在不斷加快國際化進程,據3月11日訊,其產品在丹麥、荷蘭、挪威和瑞典四國同步開啟預訂,荷蘭首家小鵬汽車品牌直營體驗店也于本月開業。
不過新勢力們出海并非是一帆風順的。雖然蔚來、小鵬布局歐洲,但是銷量并不理想,小鵬汽車過去一年在挪威市場只交付了438輛新車。同樣將更多目光與精力投放在境外市場的出口造車新勢力代表愛馳汽車,盡管其員工聲稱產品基本都出口海外,但實際上其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車1676輛,自2020年5月首批車型出口法國至今,累計出口量也只有2,783臺,距出口形成規模效益還有一段距離。此外,同樣作為國內新勢力頭部企業的理想汽車也出于一系列原因,并沒有急于追求海外布局。
為此,那些在海外布局的造車新勢力們面對海外市場尚停留在幾千幾百的銷量,不約而同地給出了“不制定銷量目標,布局為先”的回應。針對這一回應,有人認為雖然銷量方面并未有很大突破,但對于尚處于起步階段的新勢力來說,打出品牌比賣車本身更重要;但也有人認為這背后是體系化布局耗時性的無奈,相較于傳統車企而言,新勢力的出海之路稍顯坎坷。
新勢力遠征海外 攔路虎有哪些?
海外市場前景巨大,但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的自主品牌。相對于傳統汽車或許只是修改一下車身大小又或是左右舵的區別,新勢力們產品出海卻更加體現出智能化、電氣化、網聯化等等特點,所以它們需要在交互、導航、數據等層面都做出一系列改變。
要論新勢力出海的攔路虎,首先在于對當地法規的適應。就拿理想汽車為例,其產品優勢能力在智能交互層面,但是這個優勢卻限制了其在歐洲市場的發力。受限因素在于隱私監管、智能安全合規等問題,在此前的蔚來及其他中國新勢力出海進程中,因歐洲法規對于互聯網監管相對更嚴苛,汽車智能化的功能需要針對當地監管進行配適與調整。
新勢力們出海除了要對當地法規進行透徹的理解,還需要在智能化功能的設計上更換更適合當地的供應商。例如,在智能座艙領域、車聯網領域,及數據領域等,都需要進行合規化設計。包括在IC以及網絡安全的層面,或用戶隱私條款GDPR層面,都需要制定完善的方案。而這些方案都離不開兩個要素——地理位置信息和位置服務。以蔚來為例,其進軍歐洲市場就與北歐知名地圖服務商HERE達成了合作,蔚來汽車的出海產品需要基于HERE提供的標精地圖數據,整合歐洲地區動態充電站的數據,以此匹配歐洲用戶的體驗。
制約新勢力出海的另一大因素就是當地消費者的習慣。一個產品是否好賣,除了產品本身質量之外,其在當地的接受程度也至關重要。新勢力造車有兩大特點,即智能化與電氣化。因為國外消費者多數不是重度移動互聯網使用者,所以汽車智能化的優勢并不能夠得到展現,同樣由于境外大多數國家地廣人稀,對于充電樁的匹配,電池續航能力的憂慮也成為了掣肘新勢力出海的重要原因。
除了外界存在的制約因素,造車新勢力在國內本身也屬于銷量爬坡階段,沒有達到規模效益,所以在海外市場難以獲得更多支持,但他們希望打造國際化品牌,敢為天下先的態度依舊值得肯定。對于它們而言,全面出海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大規模全體系落地,既需要在研發、生產與維修保養等環節大規模投入資金,也要像傳統車企那樣在時間的流逝中靜待反饋。
什么是大航海時代?
2021年國產汽車出口猛增“威懾”全球,中國自主品牌的出口流向,正從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向歐美等發達國家不斷滲透。出口車型也從廉價低端車型,向著SUV與中高端轎車發展。這無疑給國人們注射了一針強心劑,在歡呼大航海時代來臨之際,我們更需理性看待銷量并不是萬能藥,光看銷量而不看背后的邏輯就始終無法找到痛點,打開格局。
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我國出口新能源汽車31萬輛,同比增長了3倍,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就特斯拉出口了16.3萬輛,占整體銷量的52%,由此可見本土新勢力出海還處于起步階段。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汽車電氣化、智能化的發展將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趨勢,而這一趨勢并非只有在中國市場上得以體現,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的優勢在于國內的電動智能汽車產業鏈已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已具備先發優勢。
如果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那就義無反顧的走下去,因為前景始終是光明的,我們仍然需要肯定,新勢力出海所帶來的結果總體而言還是正向積極。在雙碳戰略與智能化浪潮的大背景下,隨著歐7排放法規與自動駕駛的落地,將無限利好智能電動汽車。同時,新勢力們正在不斷打破自身與外在環境的壁壘,跨越山川大海,在未來可能引來新勢力們集體沖向海外的小高潮。
新勢力們的大航海時代可能會來的晚一些,但絕不會缺席。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