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資本“降溫” 遇市場“寒冬”:造車新勢力求生要靠海外融資?
圖/理想汽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負增長態勢。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依然不明朗。這對于一眾剛剛量產甚至還未量產、亟待資本加持推進車輛生產的造車新勢力而言無疑是個壞消息。與此同時,資本也不再青睞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寒冬”與國內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雙重壓力之下,造車新勢力不得不尋求海外資本的支持以求得生存。去年以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造車新勢力普遍把目光瞄向了海外,或積極與海外資本合作,或追尋蔚來汽車,謀求海外上市。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今年更為不利的開局,造車新勢力尋求海外資本的加持值得更多企業參考。
海外上市或成主流選擇
不久前,外媒報道稱,理想汽車已申請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此次旨在籌資至少5億美元,高盛為此次牽頭交易的主要投行。據悉,自2019年二季度以來,理想汽車一直在進行公開募股,并在2019年12月秘密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申請,首次公開募股將于2020年上半年進行。如果此次順利實現IPO,理想汽車將成為繼2018年蔚來汽車后在紐約上市的第二家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
理想赴美謀求IPO早有端倪,且理想也不是當前惟一一家在謀求海外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啟信寶信息顯示,2019年12月13日,理想汽車主體公司之一——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車和家”)17位投資人退出,注冊資本從9.15億元縮減至6.82億元。有分析認為,這次投資人調整正是理想在搭建VIE架構,為赴美IPO做準備。據了解,VIE架構即“可變利益實體”,是一種境內企業間接實現境外上市目的的模式。在VIE架構下,境外上市主體與境內經營實體分離,前者通過協議的方式控制后者,并入后者的會計報表,從而實現使用境內經營主體的業績在境外掛牌上市。理想的此番調整就被看作是更好吸引投資人的行為。在更早的2019年6月18日,作為車和家股東之一的利歐股份發布公告稱,車和家擬搭建VIE架構并實施相關重組。
無獨有偶,小鵬汽車也有類似操作。去年12月10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小鵬汽車主體公司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的47位股東,集體將全部股權出質給廣東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而股權出質就是將股權作為擔保方式進行質押,也是一種融資擔保方式。啟信寶數據顯示,此次股權出質主體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臺港澳與境內合資企業,而質權人廣東小鵬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臺港澳法人獨資企業。前者所有股東將全部股權質押給后者,這也符合VIE架構的搭建流程。小鵬汽車對此聲明稱:“這是小鵬汽車進行集團重組的一部分,屬于企業發展及優化企業股權架構的正常行為?!币灿蟹治稣J為,小鵬汽車此次股權出質是為了搭建VIE架構,為公司海外上市做準備。彼時,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就曾評論稱(小鵬汽車)在搭建紅籌或VIE的結構,并透露“我們和蔚來都有這樣的操作”。小鵬汽車還進一步聲明,他們一直密切關注國內外資本市場動態,選擇最佳時機推進IPO計劃,但尚沒有具體的上市時間表。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則公開表示,考慮在今年夏季甚至之后赴美上市。
另一方面,理想品牌首款車型理想ONE幾經波折后終于在去年12月4日開始交付,并在12月內交付1000輛。作為造車新勢力中的“另類”,理想汽車的增程式純電動汽車在市場上并不多見,也一直不被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待見”。盡管很多業內人士都對理想所采用的技術抱有很高的期待,但理想汽車在交付上的波折對其資金造成很大消耗是不爭的事實。且隨著生產的推進、產品交付,企業將產生更多的資金壓力。在資本對造車新勢力熱度降溫之后,赴美IPO或為其尋求資金支持的更好途徑。包括威馬汽車首席執行官沈暉在內的很多造車新勢力代表都稱考慮過海外IPO事宜。
有分析指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作為一個尚未盈利的群體,造車新勢力通過上市募資緩解量產的資金壓力,登陸美股或者科創板是造車新勢力難以回避的抉擇。
嘗試牽手海外資本
除了赴美IPO,有的造車新勢力則選擇海外融資。如面對國內疫情帶來的更大的資本壓力,2月6日,蔚來汽車分別發行價值7000萬美元和3000萬美元兩筆總計1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僅一周后,蔚來汽車又與兩家與其無關聯關系的亞洲投資基金簽訂可轉換債券認購協議。協議顯示,蔚來汽車將以非公開發行方式向購買方發行和出售本金總額1億美元可轉換債券,預計在今年2月19日前完成。
更早之前的1月5日,拜騰汽車宣布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正式達成戰略合作,丸紅將參與拜騰的C輪融資。公開報道顯示,在拜騰的C輪融資中,海外資本似乎成為主體,此外還有參與過其前面幾輪融資的一汽集團和南京市政府下屬產業投資基金等。去年以來,拜騰一直在積極推進C輪融資,但一直未能完成。拜騰首席事務官丁清芬在一次采訪中介紹,在遭遇國內資本“寒冬”后,拜騰一直在尋求海外資本的支持。丁清芬甚至透露,拜騰與來自包括中東等很多市場的海外資本都有接觸。
去年9月,拜騰宣布與韓國零部件制造商旗下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后者將參與其C輪融資,可以說,正是海外資本的介入幫助拜騰推進了遲遲未能落地的C輪融資。公開報道稱,拜騰汽車C輪融資已進入最后階段,參投方包括一汽集團和南京市政府下屬產業投資基金等。值得一提的是,拜騰一直積極開拓海外資本市場,本次與丸紅株式會社的合作,是拜騰與韓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明信公司簽約之后,再次引入海外戰略投資人。拜騰之所以能得到海外資本的支持,除與創始人戴磊的從業背景、人脈圈有關外,更大的因素來自其全球化的品牌定位。
拜騰創立之初就定位為全球品牌,此前2020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發布了該公司首款純電動汽車“M-Byte”,并計劃2021年開始從中國向美國出口,在美國的售價最低4.5萬美元。同時,拜騰還稱這款車將以中美歐為中心,在全球獲得了6萬個訂單,其中一半左右來自中國之外的市場。
尋求海外資本支持是必然選擇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內資本市場“寒冬”的情況下,造車新勢力向海外尋求新機會是必然選擇。當前,進行全球研發、銷售是很多車企的普遍做法,熱衷新概念的造車新勢力們也都呈現出了全球化發展的態勢。他們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推進產品設計研發,且有些還在謀求海外銷售,因此,尋求海外資本支持也就順理成章。對某些企業而言,獲得海外資本支持的實現度也是非常高的。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步伐在放緩,但仍是全球范圍內的領先者,且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涉足海外市場,可以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有了一定知名度。更為關鍵的是,經過幾年的積累,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累了一定的先發優勢,在技術、人才、市場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這也為造車新勢力在海外尋求資本支持提供了支撐。同時,造車新勢力要想在競爭更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生存下去,當前最關鍵的就是尋求資本支持,為此,他們會盡一切可能融資,海外資本顯然是一個理想的選擇。無論是海外上市還是尋求海外融資,對當前的造車新勢力而言都是幫助他們渡過發展初期至暗時刻的有效助力。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