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態度轉變 欲與汽車制造商結成聯盟

這是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開發思路上巨大的轉變。長期以來,谷歌一直以思想先進、開放者自居,指責傳統汽車業的保守、行動遲緩和固步自封,并排斥與之合作。

谷歌態度轉變 欲與汽車制造商結成聯盟

日前,谷歌無人駕駛車項目負責人克里斯?厄姆森(Chris Urmso)發表了上述言論,表示公司正在尋找汽車行業的伙伴共同打造整車,改變過于倚重自身的現狀。根據外媒報道,谷歌已經同幾家汽車制造商展開談判,希望在自動駕駛技術和打造無人駕駛汽車方面達成聯盟。目前爆出的潛在對象包括通用汽車、福特、大眾和戴姆勒。

這是谷歌在無人駕駛汽車開發思路上巨大的轉變。長期以來,谷歌一直以思想先進、開放者自居,指責傳統汽車業的保守、行動遲緩和固步自封,并排斥與之合作。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谷歌之所以現在發生如此轉變,可能是因為無人駕駛汽車研發進入實質階段后,意識到自己作為互聯網公司在汽車核心技術儲備上的欠缺,需要借助外力。

根據此前規劃,2015年,谷歌的兩座無人駕駛汽車將上路測試,車輛沒有方向盤、制動和加速器,但按照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律要求,測試時會車上會一名駕駛員。

近期,谷歌公布了無人駕駛汽車的供應商名單:博世將為其提供動力電子設備和遠程雷達,采埃孚提供轉向系統,LG電子提供電池,大陸集團為其設計剎車系統,提供輪胎和車身控制器,微處理器則來自英偉達公司。

谷歌預測,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將在2020年量產上市,但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在內的汽車界大部分人士認為,由于美國聯邦政府對無人駕駛的政策尚不明朗,全自動駕駛汽車至少要到2023年左右才能推出。

對此,厄姆森的回應是:“我們不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會有監管難題”,谷歌在測試的過程中一直跟美國監管機構保持合作,“我們做出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讓他們感到意外?!?/p>

厄姆森認為,當下,無人駕駛汽車面臨的最大阻礙其實在于,如何讓大眾所接受,以及如何提高技術,安全上路。此外,成本也是一個大問題。他指出,除汽車本身成本外,每輛自動駕駛汽車配備的雷達和激光設備目前就要約7.5萬美元,只有隨著產量增加成本才有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