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盤點:充電樁市場運營誰最好?

從2014年5月國家電網開放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一時間數百家企業涌入“跑道”,經歷了3年多的激烈競爭,截至到2017年底已震蕩出局了大部分“分羹者”。

中汽協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2016年突破109萬輛,世界占比超過53%,2017年產銷量突破70萬輛應該是大概率事件,新能源汽車世界領先地位已經建立,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等企業搭建起了密集的充電網絡,使產業的發展更增加了底氣。充電網對能源管理的巨大價值也隨著電動汽車的增加開始顯現出來。

從2014年5月國家電網開放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市場,一時間數百家企業涌入“跑道”,經歷了3年多的激烈競爭,截至到2017年底已震蕩出局了大部分“分羹者”。

中國充電聯盟統計的最新數據.png

中國充電聯盟統計的最新數據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簡稱:充電聯盟)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目前相對規?;ā?000個充電樁)的運營商有13家,且各家企業的充電樁數量差別較大,其中位居第一的特來電比國家電網多一倍,幾乎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以上,也是目前充電市場最受關注的企業。業內專家表示,在經歷了前期瘋狂的搶地建樁后,整個產業鏈的重心也從建樁向充電運營轉移。

2017年是新能源領域高速發展的一年,政策利好,市場趨于成熟,技術日益完善,擠到行業前列的幾家運營商也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成規模才能有運營,我們將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前3名運營商的充電運營情況。

充電樁規模和充電樁設備:特來電規模最大,國網設備基本靠采購

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數據,特來電是目前國內第一大充電運營商,規模最大,上線運營近10萬個充電樁;其次國網位處第二,上線運營4萬多個充電樁;星星充電則位列第三,充電設備終端2.7萬余個。

充電樁設備方面,國網基本外購,目前至少由6-7家供應商提供充電樁。這種設備全靠采購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運營成本,而且質量無法保證。與之相反的是,特來電充電樁由母公司特銳德制造,特銳德是國內最大的電力設備生產商,設備的核心技術也掌握在自己手中,星星充電充電樁則由德和生產,二者均屬于萬幫集團,充電設備除了自用也對外銷售。特來電和星星充電這種自產自用的模式不但可以降低設備投建成本,而且有利于后續的設備運維,運營效率更高。

慢充充電樁從左到右依次:國網、星星充電、特來電.png

慢充充電樁從左到右依次:國網、星星充電、特來電

充電方式和充電體驗:掃碼充電是主流,特來電體驗最好

在充電方式上,除去國網某些設備還采用插卡充電外,大部分充電樁和特來電、星星充電一樣,均采用掃碼充電,并且有獨立的APP。國網的“e充電”,實現了與特來電、星星等主流運營商的互聯互通,同時也在改造前期投入的插卡收費充電樁;特來電的“特來電”APP,算是互聯互通的典范,既有特來電自家的10幾萬個充電樁,也實現了與幾十家充電企業的互聯互通,也有一些人性化設計,比如搖一搖手機找充電樁,再搖一搖導航目的地;星星充電的APP是“星星充電”,可以根據充電樁類型等進行篩選,保證找樁更精準。另外,星星充電和特來電二者均能實現“遠程充電”,這個功能讓人驚喜。目前三家運營商均實現支付寶、微信、銀聯等方式充電付費,并且都有在線導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