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臺專項規劃:新建住宅小區充電樁將成標配

根據規劃,至2020年,成都市共建設約8.8萬個自用充電樁,780個充(換)電站。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成都累計建成4804個充電樁,194個充電站和4個換電站,可以說私家車的自用充電樁建設數量不多。

成都出臺專項規劃:新建住宅小區充電樁將成標配

充電樁 中國電池網資料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成都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日前正式獲成都市政府批復。根據該規劃,未來無論是在成都市區內、高速公路上還是景區,都可以實現像加油一樣便捷充電。

根據規劃,至2020年,成都市共建設約8.8萬個自用充電樁,780個充(換)電站。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成都累計建成4804個充電樁,194個充電站和4個換電站,可以說私家車的自用充電樁建設數量不多。未來,在自用充電設施方面,成都將主要結合住宅、商業樓宇、辦公場所、醫院、學校、文體等大型公共建筑、工業與物流企業的配建停車場及社會公共停車場等進行設置。規劃提出,利用單位內部停車場資源,建設新能源汽車停車位和充電設施,2020年實現所有停車場(庫)自用充電設施全覆蓋,并將有關單位配建充電設施情況納入節能減排考核獎勵范圍。

同時,普通住宅也將標配充電樁。原則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配建或預留,其中不少于10%的停車位應與住宅項目同步建設完成充電設施,達到同步使用要求,建設位置結合小區布局合理安排;新建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車場配建或預留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新建公共停車場配建或預留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8%。此外還包括了高速路服務區和停車區等。結合旅游景區的公共停車場所,至2020年全市共規劃布局34座其他公共充(換)電站。原則上一個景區至少建設1座公共充(換)電站。

根據規劃,成都將從多方面保障新能源汽車充電系統運行。成都將形成以社會投資為主體、政府投資為補充的投融資架構,發揮社會資本在充(換)電設施建設領域的核心作用,引導國企、民企、私人業主等多方參與充(換)電設施建設,形成可持續的投融資模式。還將加速形成以充電基礎服務為主、增值服務為輔的多渠道盈利模式,規范樁體廣告、分時租賃、公車租賃、充電管理大數據等增值服務盈利途徑的配套政策,形成良性的盈利環境。此外,成都還將執行扶持性電價政策。其中,居民家庭住宅、居民住宅小區、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中設置的充(換)電設施用電,執行居民用電價格中的合表用戶電價;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共停車場中設置的充(換)電設施用電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他”類用電價格。